投資北京國際有限公司
臨空產業

北京新機場助力首都及京津冀國際化騰飛

    建設北京新機場及臨空經濟區是首都北京引領中國步入航空經濟時代的戰略抉擇,是貫徹落實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促進全面深化改革,完善首都城市功能,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舉措。隨著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定位的明確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全面推進,地處京津冀城市群腹地,作為京南板塊核心的北京新機場將成為助力首都及京津冀國際化騰飛的重要引擎。
    (一)推動全面深化改革,促進首都對外開放
    在新的改革形勢下,空港城及臨空經濟區正在成為全社會深化改革的新焦點。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后,改革開放繼續縱深推進,以外促內、以改革促發展已成共識。目前,上海依托浦東機場等口岸綜保區建設國內首個自由貿易區,鄭州依托新鄭機場及臨空經濟區建設我國第一個國家級的航空港綜合實驗區,寧夏依托銀川機場開放航權,建設面向阿拉伯的“天空特區”。在市場成為資源配置決定性因素的新形勢下,機場及臨空經濟區作為國際高端市場資源流動的重要平臺,將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橋頭堡,更多體制、機制創新將會在北京新機場及臨空經濟區先行先試。
    目前,北京地區航空產業與臨空經濟發展存在明顯桎梏,缺乏一個深化改革的突破點。一是航空運輸市場需求旺盛,但服務不足,特別是高端服務功能缺失,高臨空指向型產業總體競爭力弱。二是現行航空政策與國際普適性航空政策對接不足,航空服務效率低,“落地簽”、“第五航權”、“天空開放”等國際航空自由化政策尚未實現。
    北京新機場及臨空經濟區在建設發展中面臨著港區一體化、區域協同、貿易便利化、航權開放等諸多問題,是首都深化改革的新焦點。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最高統領,突出航空要素在區域交通體系、現代產業體系中的關鍵作用,新機場臨空經濟區將成為首都及京津冀地區加快推動全面深化改革,促進對外開放的重要突破口。圍繞北京新機場及臨空臨空經濟區,健全京津冀航空服務體系和物流服務體系,在此基礎上,以產業為載體,以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作為紐帶,加快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成為京津冀一體化的先行示范和關鍵突破點,對于促進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集聚全球高端要素,助力構建高精尖產業體系
    近年來,首都北京已整體步入中速增長階段,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產業轉型升級需求日益迫切,亟需以區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視野在更大范圍內配置資源。臨空經濟與航空產業作為“高精尖”經濟的典型代表受到全市前所未有的重視。
    在經濟全球化和新一輪技術與產業革命的推動下,大型國際樞紐機場成為一個國家或區域融入全球高端產業分工的核心平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斯蒂格利茨曾斷言,21世紀對世界影響最大的有兩大事件,一件是美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另一件就是中國的城鎮化。全球航空城發展的經驗表明,當“高科技”和“城市化”兩股全球浪潮在機場相遇,以國際機場為中心的新城市空間便成為21世紀城市發展的最重要區域。放眼世界,“高科技+新城市”模式的航空城已經成為助推區域經濟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強力引擎。另一方面,北京新機場在未來產業發展、高端服務貿易面臨重要發展機遇。服務貿易掀起經濟全球化的新浪潮,經濟全球化要求以“貿易自由化”為原則實現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航空樞紐成為獲取高端資源配置權的新渠道,臨空產業帶動經濟發展愈發強勁和突出。國際航空運輸產業發展迅猛,增速快于全球經濟增長水平,且全球航空運輸重心正在向東亞尤其是中國大陸地區加速轉移,中國的航空經濟時代正在來臨。
    北京新機場作為民航強國戰略的重要平臺,圍繞其構建首都新的對外開放窗口、國際新型臨空經濟區,積極融入并主導全球高端產業分工,是北京市應對時代發展的戰略舉措。有助于深度結合首都資源優勢與航空輻射優勢,加快產業升級,聚焦高精尖產業,優化核心功能,成為首都城市功能升級的示范區,對于拉開北京城市發展格局有重要意義,為其他區域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城市功能升級探索路徑。
    (三)提升國際交往能力,支撐世界城市建設
    世界城市是北京的最高理想與目標,盡管近期首都功能疏解成為現實選擇,但戰略上必須要目光長遠。放眼全球,一個區域是靠擁有多少世界級的城市來確定它在世界政治經濟版圖中的地位。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構建以北京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成為新的國家戰略。
    國際交往中心是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定位之一,也是北京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的關鍵一環。近些年,北京地區國際交通流量不足、效率不高、與世界的聯通性差成為制約國際交往中心建設的最突出矛盾。其根源在于航空功能建設不足,國際化航空資源控制力缺乏。與紐約、倫敦、東京、仁川等地相比,北京無論是國際航空旅客數量、比例,還是航空中轉率均處于明顯落后水平,航空政策開放度低,嚴重影響航空功能的國際化拓展。同時,津冀地區的機場則存在發展滯后,缺乏聯動,運力閑置等問題。整個京津冀地區缺乏諸如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國以倫敦為中心的城市群等世界級城市群所擁有的多核多層次的強大航空體系支撐。
    建設北京新機場,打造高效、優質的全球性立體化航空樞紐,并依此加快構建京津冀地區雙樞紐(首都機場、北京新機場)、多層級、多點支撐的機場體系,是引領京津冀機場群差異化發展,優化航空運輸結構,提升機場群競爭力,推動區域交通一體化發展,支撐北京建設世界城市和京津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路徑。同時,以區域一體化為堅實支撐,充分發揮首都資源優勢與航空輻射優勢,導入國際高端要素,高起點規劃建設國際一流標準的新港城,提升城市公共服務配套,打造品牌性國際交流活動,成為支撐首都國際交往功能的核心載體、中國連通世界的最重要節點和世界通往東北亞的最重要門戶。
    (四)激活南中軸文脈,塑造京南板塊文化新極核
    文化中心是首都核心功能的重要組成。在中華文化構成中,中軸線具有十分重要和獨特的地位。其發展軌跡,不僅最直觀地呈現了北京文化的發展歷程,而且凸現了北京古都文化的顯著特點,進而體現了中華文化的深層智慧。就某種角度而言,中軸線不只是北京文化實體性的中心標志,更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標尺。因此可以說,中軸線凝聚了北京這座城市文化歷史發展的精髓,它不僅僅是北京城市的脊梁,更是關于北京人文歷史、道德教化、風俗民情乃至社會發展的一條命脈。
    長期以來,廣大京南地區雖然歷史文化資源豐富,但缺乏整合,特別是作為核心文脈的南中軸沿線空間形態混亂、環境品質不佳,發展相對落后,是北京市南北城失衡發展的重要原因。

    北京新機場定位于大型國際樞紐機場,作為我國重要的空中門戶和京津冀城市群的首要窗口,是首都發展的“新招牌”,是一張“國家名片”,將成為世界各國人士進入我國的主要通道,其機場設計和建設將充分吸收中國文化元素,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集中展示區。從空間上看,北京新機場坐落于首都南中軸延長線上,地處京津冀文化交融的核心區。充分依托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的優勢,北京新機場與古老南中軸文脈相耦合,必將激活南中軸的中華文脈功能,成為京南板塊文化新極核,帶動區域發展。同時,作為中華文化國際交流的重要窗口,通過布局國家文化展示區,承接首都文化功能,形成首都中軸線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與首都主城中心區文化中心共同發展的文化多中心發展格局,有利于重塑古都文化、人文北京之神韻,構建以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為重要承載區的開放多元的文化體系,讓古都文化和中華文化綻放現代異彩。

    (文/張立鵬 投資北京發展研究中心)


小蝌蚪app下载汅api下载_成app人下载安装无限看_成app人下载安装ios